日前,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擬表彰對象的公示》,擬對全國旅游和文化系統232個先進集體進行表彰,海南省博物館位列其中。
近年來,海南省博物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自由貿易港建設國家戰略,保護傳承弘揚海南民族文化,深度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重塑民族文化旅游亮點,在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崇高事業和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中作出了有力貢獻。
民族團結進步基地教育功能充分發揮
海南省博物館充分利用豐富的館藏文物,創新方式方法,持續弘揚和傳承民族優秀文化、講好民族團結故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功能充分顯現。
館校共建,拓展教育范圍。海南省博物館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省內多個高校的教學實踐基地。為使博物館教育成為青少年校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重要活動點和課堂,海南省博物館發揮博物館教育基地和社會教育功能。2012年至2013年間,海南省博物館配合原創展覽“大海的方向——華光礁Ⅰ號沉船特展”精心策劃“我是小小航海家”親子家庭社教活動,并針對展覽內容創編了少兒科普讀物《海馬哩哩妹南海奇游記之“華光礁Ⅰ號”奇遇》,活動入選中國博物館教育項目示范案例,面向全國博物館推廣宣傳。
強化推介,豐富宣傳方式。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推出一系列原創精品展覽到全國各地巡展。同時,結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制作展覽、圖片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識展板等進社區、進學校等,讓更多的人分享民族團結進步的成果。
南海文博創新團隊智庫作用持續突顯
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首批海南省“雙百”人才團隊名單中,海南省博物館“南海文博創新團隊”被認定為首批海南省“雙百”候選人才團隊。?
精兵強將,隊伍齊整。海南省博物館“南海文博創新團隊”由館長陳江、副館長王輝山,業務部門何國俊、王明忠、李釗、林暉、劉凡、包春磊、高文杰、王翠娥等核心成員組成,均為高級職稱專家,覆蓋文博專業各個領域,團隊成員在陳列展覽、文物考古、文物保護、民族民俗研究等文博專業領域深鉆細研,展現出“高精尖”的學術科研水平。
實干力行,發光發熱。在“南海文博創新團隊”引領帶動下,海南省博物館榮獲國家一級博物館等多項榮譽,同時榮獲兩次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海南省博物館二期陳列展覽”入選“博苑掇英——全國博物館陳列藝術成果交流展(2009—2019年)”,“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島文物史料展”榮獲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團隊還承擔了海南省內所有的考古發掘、調查、勘探項目,并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多個國內文博機構展開合作,深入挖掘海南地域文化。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入選2015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意氣風發為自貿港文旅融合添風采
2021年,海南省博物館除高質量完成本館各項接待任務和業務工作外,還積極參與海南解放公園的展陳改造、運營管理工作。
改造升級,展館“活”起來。2008年11月15日海南省博物館一期建成開館,2013年省博二期作為海南省“十二五”規劃的重大文化項目之一開建,2008年11月15日一期建成并開館。2018年2月8日二期全面開館。值海南省博物館二期擴建之際,省博巧以“南溟奇甸”為題,以賦之篇章內容為綱,編創出“南溟奇甸”展陳體系,依次對海南的奇特地理、獨特資源、神奇文史、奇風異俗和海洋文明展開陳列,既整體展示了海南寶島的歷史風采及其獨特文化,又化展陳為文化旅游攻略,充分呈現了海南寶島的地理特征、自然資源、歷史人文和民族風情,為自貿港文化旅游窗口的建設再添一抹亮色。
文旅融合,景區“火”起來。通過多媒體技術和實景縮微多種高科技手段,海南解放公園“解放海南島渡海戰役紀念館”全景式再現了解放軍解放海南島的英雄史跡,以動態、交互、沉浸、體驗式等“活化”表現方式為觀眾帶來全新體驗。觀眾紛紛反映:“內容也豐富了,還有反映歷史的畫展作品,增加了專業解說員,整個參館的體驗提升了。”通過海南省博物館一段時間的運營和管理,海南解放公園導游解說更加專業,游客參觀管理更加完善,公園劃分更加合理,現已升級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海南紅色旅游的重要景點,是集紅色教育、緬懷先烈、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紀念性公園。
實干鑄就嶄新業績
榮譽激勵奮勇前行
提名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既是對海南省博物館近年來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動力和鞭策,激勵廣大干部職工在新時代擔當作為、建功立業,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有力的干勁,積極為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書寫海南文博文旅事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