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沉香自古有名,傳統四大名香“沉檀龍麝”中的“沉”,就是指沉香。如今隨著香道文化的影響,沉香以其稀缺性、欣賞、收藏和藥用等價值,以及濃郁的文化氣息,成為收藏界的新貴。整個展覽分為四大部分:天涯奇香、香飄瓊崖、香韻悠長、沉香別院。
第一部分:天涯奇香
產于海南的沉香,也稱為“崖香”或“瓊脂”。有古籍記載道:“香出占城(越南)者,不若真臘(柬埔寨),真臘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沈(沉),一片萬錢,冠絕天下”。所以海南香價“與白金等”“一片萬錢”。
在海南東線高速公路牛嶺隧道一帶的山嶺上,過去曾經遍布沉香樹,沉香樹枯死之后,腐爛的碎屑斷塊被河流帶向海濱,使得海灣涂灘都會散發濃郁的香氣,這里因而得名香水灣。
海南原始森林中植被茂密,擁有沉香最適宜生長的土壤,而且海南受熱帶季風影響,每年臺風過后樹木摧折受傷倒伏,增加了結香的機會,特別是海南雖然終年高溫,但是在高山地區卻又溫差較大,高溫和低溫的效應,反復錘煉著沉香的生長,最終造就了冠絕天下的品質。
第二部分 香韻瓊崖
海南用香采香的傳統也歷來有之。清代《瓊黎風俗圖》中的《采香圖》就描繪了黎人的采香歷史:畫中有四名采香男子,聚在一處山谷中,有的靠著樹干,有的攀爬到樹上砍香,各自忙碌。
《采香圖》左邊配有文字,從文中可得知,當時的專業采香客被喚作“香仔”,一般數十人共同上山采香,且“構巢于山谷間”長期駐扎,以此為業。他們在采香時遵照著系列的要求和作法,比如要先向山神祈禱,要“分行采購”;而他們識香采香的技巧和經驗,則依靠于一雙靈敏的耳朵,“以斧敲其根而聽之”,找出結香。
第三部分?香韻悠長
中國香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們已經用燃燒柴木與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諸神。早在四五千年之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已出現了作為日常生活用品的陶薰爐。到春秋戰國時,品類豐富的芳香植物已用于香身、薰香、辟穢、祛蟲、醫療養生等許多領域,并有熏燒、佩帶、熏浴、飲服等多種用法。
第四部分?沉香別院
以中國傳統沉香文化為基點,營造出一個以古代家具、書畫、古琴、品香為核心元素的中國傳統文化空間。讓人們慢下來、坐下來品品香,修身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