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溟之浩瀚,舟船往來。據古籍記載,遠在秦漢時期,環南海沿海居民已經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諸島,有了大規模的遠洋航海通商和漁業生產活動。他們濱海而居,因海而生,創造出了內涵豐富的南海海洋文明。海南島西部北部灣近海漁民從事著海洋捕撈、海洋養殖、煮海曬鹽等多種多樣的生產活動,他們接受著海洋的饋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漁家生活寫照。海南島東部遠洋漁民最早發現南海諸島礁,并予以命名,世代以此作為傳統作業漁場,成為開發南海的重要見證。而一艘南宋沉船“華光礁I號”的發現,更是再現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之航海之光,書寫了中華民族海洋文明之歷史篇章,追溯著中西方文化交流之源遠流長!
第一部分 ?絲路帆遠
帆影綽綽,航路歸處。從原始先民的獨木舟楫所至,到唐宋元明遠洋帆船的征程,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主要起訖于東南沿海,經過南亞各國,跨越印度洋,直抵西亞及波斯灣,最遠可達非洲東海岸,持續延伸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廣闊海域,成為中國古代海洋社會經濟與人文繁盛的標志。南海海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為重要的航段,豐富的水下沉船遺址遺物再現了東方航路云帆高懸的海外貿易文化交流歷史盛景,是東方先民認識海洋、征服海洋漫長的歷史縮影。
第二部分 ? 祖宗之海
南海是海南島沿海居民的生命之源,他們濱海而居,因海而生。南海海域中有著海南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眾多島嶼礁盤和天然優良的海洋漁場。南海漁民從事著漁業捕撈、養殖、曬鹽等多種多樣的海洋生產活動,豐富的海洋生活遺跡是祖祖輩輩在南海海域遠洋航行和從事漁業生產的記憶。他們用九死一生的冒險精神,在南海海域木帆船時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見證著滄桑海疆的變遷,守護著我們的祖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