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展廳為“非遺‘四個一’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的第三部分“瓊崖村——海南少數民族非遺陳列”。展廳通過場景復原和文物陳列相結合的形式,為觀眾多方位呈現海南少數民族非遺的獨特魅力。匯集海南少數民族的民間文學、傳統技藝、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體育與游藝等五大類別的非遺項目聚于一村作活態展示。
展廳內容由三部分組成:村中巧作、河畔競技、谷場鼓樂。
村中巧作?
此部分展示的是海南少數民族非遺中精湛的傳統手工技藝。有黎族獨木器、黎族骨器、黎族鉆木取火、黎族船型屋、黎族樹皮布、黎族藤竹編、黎族紡染織繡、黎族原始制陶、苗族刺繡蠟染等內容。
河畔競技
此部分主要介紹海南少數民族非遺中黎族的傳統體育和游藝項目。傳統體育和游藝活動產生最大特點就是源自生活。它的產生、發展都與傳統生產方式、生活習俗密不可分。有黎族人民在農閑季節或喜慶節日進行的“拉烏龜”體育項目以及黎族腰舟渡水活動。
谷場鼓樂
這一部分重點展示了海南少數民族非遺中的傳統音樂和傳統舞蹈等。在少數民族的人生習俗和節日節慶中,都少不了音樂和舞蹈的陪伴。有黎族紀念祖先的盛大傳統節日?“三月三”節、黎族各式的竹木器樂、黎族民間最古老的舞蹈之一打柴舞、傳統武術和舞蹈結合的黎族錢鈴雙刀舞、黎族婦女在舂米勞動過程中逐漸發展形成的黎族舂米舞、苗族表達對祖先盤皇的敬仰和崇拜所跳的盤皇舞、回族傳統婚禮風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