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動態
-
光礁屬中國海南省西沙群島范圍,位于永樂群島南部。“華光礁Ⅰ號”沉船遺址位于華光礁環礁內側。1996年由我國漁民發現, 1997年以來,曾多次遭到非法盜掘,沉船遺址破壞嚴重。1998年開展西沙群島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期間,國家博物館和海南省文物部門做過初步的試掘工作,出水文物近1800件,出版了《西沙考古》學術報告。該地點發現的沉船和遺物是我國南宋時期海外貿易的重要史跡。
-
南海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于2009正式掛牌成立,系海南省博物館內設部門之一,負責全省海域內水下文物的調查、發掘、研究工作。中心成立以來,已開展業務項目如下:華光礁一號沉船的調查、發掘。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環海南島水下文化遺產的調查。
-
陵水移輦遺址是2007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目前該遺址的整理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
位于海口市瓊山區東北海岸的東營港、北創港、東寨港和文昌縣鋪前港等地的波濤之中,隱蔽著72個“海底村莊”。
-
古代的海南,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海上交通成為與外界聯系的唯一途徑。海南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開辟了多條連接外部的古代航道,北面有瓊州海峽,東南有到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地區的航道,東面有經過海南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和前往西沙、南沙諸島的航道。
-
3月,經過前期的方案擬定、設備調試等準備工作,我館南海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14年度東寨港海底村莊調查項目正式啟動。
-
2014年2月16日至3月12日,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國家水下考古潛水技能加強班”在我省萬寧市組織開展。我館南海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李釗、韓飛同志參與此次進階培訓,與來自北京、天津、山東、浙江、福建等省(市)的水下考古一線骨干共同學習。
-
萬寧市位于海南省東南部,東瀕南海,地形為大陸岬角,沿海多基巖島嶼。該海域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航線之一。
-
應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邀請,我館派遣賈賓、壽佳琦兩位水下考古隊員于2013年5月26日至6月24日赴湖北丹江口水庫進行干式潛水服和雙瓶培訓,同時開展均州古城水下考古調查工作。